“雕琢奇伟,冠于一生”——近不雅云冈石窟|业绩巡游
(原标题:“雕琢奇伟,冠于一生”——近不雅云冈石窟|业绩巡游)
小石头/文 嗨各人好啊!我是文博时空影相师小石头。早就想去云冈石窟望望了,但节沐日历间东说念主竟然太多,透彻莫得游览的兴味。上周恰是淡季,我就绝不彷徨的开赴了。在石窟拍了好多相片,今天跟各人共享。拿起云冈,不得不提到僧东说念主昙曜。在北魏文成帝的救援下,梵衲统昙曜主合手复法伟业,摄取在武州山开山凿窟——“凿山石壁,开窟五所,镌建佛像各一,高者七十尺,次六十尺,雕琢奇伟,冠于一生”。云冈石窟的开凿跨度约 150 年,历经北魏、东魏、西魏、北皆、隋、唐等朝代,现有主要窟窿 45 个,大小窟龛 252 个,石雕造像 59000 余尊。在稠密造像中,高 13-17 米的大佛有7座。因此云冈给我的一个直不雅印象便是巨大的体量和圭表。试想一下,当你走入幽暗的石窟中,一座十几米高的大佛冉冉在视野中昭着,那是怎样的一种震荡和压迫感。你会不自发的昂首仰望,去堤防大佛的头绪和面貌。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,即第 16 窟至第 20 窟,就很好体现了其弘远边界。大佛的面貌是按照北魏天子的样式来雕镂的,强调王者之气,颇具震慑力。另一个印象,便是云冈石窟的俱收并蓄,它是一个多种文化作风网罗的大熔炉。既有印度、中西亚艺术元素,也有希腊、罗马建造造型、讳饰纹样、像貌特征,反应出与天下各大斯文之间的调换互鉴。比如出镜率最高的20窟的露天大佛,就团结了犍陀罗作风,袒右肩式僧衣,衣褶流通;云冈石窟有24个窟窿雕镂乐舞图像本色,其中既有华夏汉式琴筝箫笙及鲜卑大角,也有龟兹细腰五弦,还有西亚系波斯竖箜篌、天竺梵呗,充分体现了不同斯文的融汇共生。接下来,就通过我的镜头,带各人“云”游云冈。
第三窟(灵岩寺洞)
云冈最大的窟窿,窟内北壁雕阿弥陀佛、不雅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三尊像,即“西方三圣”。主尊阿弥陀佛高 10 米,倚坐,面部高昂丰润,神志超然。两侧菩萨头戴宝冠,细巧尊容。
第五窟(大佛洞)
第五、六窟为一组双窟,因岩结构,蔚为壮不雅。窟门两壁层各雕一株枝繁叶茂的圣树,二佛侧身树下对坐,表情稳重。窟内北壁坐佛高 17 米,是云冈石窟中最魁岸的佛像,后世泥彩绘,呈唐代作风。东西两壁各一立佛,西立佛鼻直眉弯,略显笑意,雍容秀典。
第七窟(西来第一佛洞)
第七、八窟是云冈最早的双窟。窟内造像胡风汉韵,交相杂糅,东西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最秀美的撞击与团结。北壁表层大龛正中为交脚弥勒菩萨,两侧为倚坐佛像,基层为释迦、多宝二佛并坐。窟顶临摹木构建造中的平棊藻井, 24 对飞天围绕灵通的莲花飘然曼舞。
第十二窟(离垢地菩萨洞)
俗称“音乐窟”。前室北壁最表层玉阙伎乐十四身,折柳演奏吹指、皆饱读、排箫、琵琶、横笛、琴、五弦、筚篥、箜篌、腰饱读、义嘴笛、法螺等乐器。门楣上一组舞伎群,算作连贯,气韵奔放。
第十八窟(立三佛洞)
第十八窟预计打算严谨,布局无缺,北壁主佛像高 15.5 米,高肉髻,脸颊丰圆,鼻梁高挺,淳朴质朴,身披千佛僧衣,两侧折柳确立胁侍佛、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。
第二十窟(白佛爷洞) 公元 460-470 年
主佛高 13.7 米,高肉髻,广额丰颐,长目高鼻,有八字髭,手结禅定印,质量镇定的袒右僧衣,衣纹超过,具有犍陀罗造像遗凮。大佛两侧各一立佛与胁侍菩萨,西像惜毁。
除此除外,云冈石窟一些极具好意思感却易被忽略的旯旮,也在此共享给各人。
岁月失语,惟石能言。但愿各人有契机亲临现场,去感受云冈石窟的弘远精微之好意思,了解刻痕之上的历史过往。
图片 | 小石头
排版 | 黄想琦
预计打算 | 尹莉莎